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及翻译,(通用2篇)

发布时间:2024-05-31 04:32:25
发布者:网友
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及翻译,(通用2篇)(图1)

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及翻译(篇1)



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

原文

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

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生子当如孙仲谋。

译文及解析

一、登高怀古,望眼神州

“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”词人登上北固楼,极目远眺,思接千载,疑问起首:在这浩瀚天地间,哪里才能看到我大好的中原故土呢?眼前所见,唯有北固楼上一片壮丽的景色。此句以景寓情,表达了对失去的中原大地的深切怀念与渴望收复之情。

二、历史长河,兴亡更替

“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”自古以来,朝代更迭,兴衰交替,经历了无数的变迁。这悠悠的历史长河,正如这奔腾不息的长江水,永无止息。此句借自然之景喻历史之变,抒发了对历史沧桑、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。

三、少年英雄,雄踞东南

“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”回想当年,孙权年轻时便能统帅千军万马(“兜鍪”指代士兵),在东南地区稳固政权,连年征战,从未停歇。此句赞美了孙权年少有为,英勇抗争的英雄形象,同时也隐含了对南宋朝廷缺乏这样有为君主的遗憾。

四、英雄评价,曹刘并举

“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”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,谁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对手?唯有曹操与刘备。词人以简练的笔触,高度概括了三国时期的英雄格局,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缺少能够力挽狂澜英雄人物的惋惜。

五、孙权典范,期盼明君

“生子当如孙仲谋。”结句直接引用了曹操的赞叹,表达了对孙权的极高评价。孙权不仅勇武,更有智慧和远见,是值得后世效仿的榜样。辛弃疾以此寄寓了对当朝统治者能够像孙权一样,勇于担当,力图恢复失地,振兴国家的深切期望。

综上,《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英雄的颂扬,展现了词人辛弃疾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深刻忧虑,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热切期盼。

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及翻译,(通用2篇)(图2)

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及翻译(篇2)



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

原文

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

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生子当如孙仲谋。

译文与解析

登高怀古,望眼神州

“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”词人辛弃疾站在京口北固亭上,极目远眺,心中却在寻觅着那片魂牵梦绕的中原故土。,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的壮丽景色,不禁令人感叹:在这片秀丽山河中,往昔繁盛的中原大地又在何方?

兴亡更替,历史长河

“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”历史的长河里,朝代的兴衰更迭,如同这眼前奔腾不息的长江水,无穷无尽,悠悠岁月,带走了无数英雄豪杰的故事。辛弃疾以问句开头,表达了对历史深沉的思考和感慨,历史的波澜壮阔与个人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。

遥想英雄,孙权风采

“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”词人的思绪穿越回三国时代,赞美了年少即位、英姿勃发的孙权。孙权统帅大军,头盔(兜鍪)如云,雄踞江东,与强敌周旋,从未停歇战斗的脚步,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。

英雄辈出,曹刘并论

“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”辛弃疾将孙权与曹操、刘备相提并论,认为他们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英雄人物。这样的提问,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,更是对英雄品质的赞颂,体现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之情。

孙氏遗风,后世楷模

“生子当如孙仲谋。”此句直接引用了曹操对孙权的赞誉之辞,表达了辛弃疾对孙权的高度评价。在他看来,孙权不仅是智慧与勇气的化身,更是国家栋梁之才,是后人应当效仿的楷模。通过这一典故,辛弃疾寄寓了自己对国家强盛、英雄辈出的深切期望。

《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是辛弃疾借登高怀古,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,以及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。通过对孙权等英雄的赞美,词人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,也寄托了自己渴望国家统一、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,展现了词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。



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及翻译,(通用2篇)(图3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小炎智能写作工具可以帮您快速高效的创作原创优质内容,提高网站收录量和各大自媒体原创并获得推荐量,点击右上角即可注册使用

小炎智能写作

相关新闻推荐